查看原文
其他

法国的华侨

朱霖 走近外交 2024-03-01

作者:朱霖 


(1920.2-2021.4.12)原名文佩卿,山西省孝义市司马村人,抗日女战士,新中国第一代大使夫人,曾任外交部政治部原副主任、部纪委副书记。


音频



正文


在法国,那时华侨人数不多。

法国华侨具有爱国和革命的优良传统,在侨团中进步力量占相当的优势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国民党驻法使馆公使凌其翰等外交官起义回国,就是在当地爱国进步华侨的支持和保护下实现的。当时的斗争很激烈,几乎发生殴斗。

驻法两馆起义人员合影(前排左二为凌其翰)


我们建馆后,在巴黎华侨中还有国民党支部,每年还庆祝“双十”节,但已转入地下,力量和影响日渐削弱。爱国进步华侨自然是扬眉吐气,为我们举行了盛大的欢迎活动。我们也由大使、参赞出面,专为华侨举行了招待会。之后每年都有几次聚会,我们的工作得到华侨许多帮助。

我们刚到法国时,华侨人数大约有两千多,主要有如下三部分人: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去的华工;勤工俭学去的知识分子;浙江温州、青田等地和福建去的商人。

在法华工的劳作场景


当年的华工大多是河北、山东人,都已是六七十岁的年纪。他们的经历最为坎坷,在法国生活了大半辈子,也不太会讲法语,更不懂法文,但他们自己形成了一个社会,互相来往,互相帮助。他们之中有的与法国妇女结婚生子,但大多数还打光棍,孤苦伶仃。他们在法国劳动了一辈子,能领取养老金,以此为生。

使馆为华侨举行招待会,他们第一次坐了上席,大使、参赞给他们敬酒。他们感动得流下了眼泪,兴奋地说:

过去国民党使馆我们不敢来,因为一到门口就有人把我们撵走,见个工作人员都不易。现在中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天下,共产党、毛主席对我们好,使馆就是我们的家了。


法国萨尼特凡斯地区的华工

有一次,一位老华工提来一包东西,非要给使馆不可,打开一看,是一包碎银子。他说,他在炼银厂工作多年,看到人家扔在地上的碎银子就都捡了起来,一共有好几公斤。过去,旧政府把他们送出来当劳工后就不再过问他们的死活,现在共产党在祖国建立了人民自己的政府,他要把这些银子献给人民政府,为祖国的建设增添一份力量,这是他的一点心意,无论如何请使馆转回去。我们赞扬了他的这片爱国热忱,把银子送回了国内。

巴黎世界博览会(1937年)


有的老华工总想为使馆做点事情。巴黎博览会时,他们自发地组织起来,和使馆人员一起轮班值夜,保卫我们的展馆。没有事情时,他们也喜欢常到使馆走走。到了传达室,问他找谁,他说谁也不找,就想在传达室坐坐。我们的同志就请他抽烟、喝茶,热情招待,并给他介绍一些祖国近况。他们笑得合不拢嘴,就这样坐上几个钟头,才依依不舍地离去。这种对祖国的淳朴深厚的感情,真令人感动。

法国华工子女的婚礼


还有一些老华侨,身体较好,他们愿意带着养老金回国生活,叶落归根。我们与国内联系后,有的就回来了。

有一位老华工回到山东老家,地方上给他介绍了一位丧夫的村妇联主任作为老伴,还带着两个孩子。婚后,他们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,他很高兴地给在巴黎的其他老华工去了信。消息传出,立即引起轰动,都想回老家找老伴,使馆领事部热闹了一阵,他们有了幸福的晚年,我们都很高兴。

法国西北部努瓦耶勒市的“诺莱特”华工墓园


也有不幸的事:有一位老华工早年和法国妇女结了婚,生了一个女儿。法国妻子对他很好,认为中国人忠实可靠。女儿小时也很好,长大了,学法国青年的样儿,独立生活,很久也不来看他。有一次,女儿来到家里,又帮洗衣,又帮做饭,他非常高兴,认为孩子觉悟了。等女儿走后才发现存款已被窃取一空。他向我们谈起这些,不禁伤心落泪。

还有一位华工,也有儿女,但已与他没有什么关系。他拿了1000法郎,非要存到领事部不可,为的是死后请领事部给他安葬,以免让法国警察拉走。领事部不要他的钱,告诉他隔些日子一定去看他,如到百年之后,一定负责安葬,请他放心。没过三年,这位老华工真的去世了,我们领事部很负责任地处理好他的后事,其他老华工看到都很感动。

1919年3月15日,第一批勤工俭学生赴法国前在上海的合影。

当年勤工俭学去的知识分子,起初都是比较进步的,后来在法国娶妻生子,有的入了法国籍,就定居下来。他们有的从事科技工作,有的教书,有的画画,而且画画的还不少。有一位华侨画家,专画现代派的画。黄镇同志问他:“你怎么画这样的画?”画家说:“一方面是受了法国现代派的影响;另一方面也是没有办法,这样的画有人买,为了糊口啊!”

有一年国庆节,使馆非常热闹,一位华侨画家画了一幅一人高的毛主席油画像送来。画中的毛主席穿着法国当时流行的在膝盖以上的短大衣,足蹬长筒皮靴,面貌也不太像。这位画家很热情,非要把画放在使馆大厅里不可。黄镇同志只好说大厅放不下,暂时放进了里屋,并且对她说:“你要画毛主席,等我给你一张照片再画吧!”

潘玉良(1895年6月14日—1977年7月22日),出生于江苏扬州,是中国著名的女画家、雕塑家,曾任上海美专、新华艺专、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。


还有一位女画家,名叫潘玉良,上海美专毕业,刘海粟的学生,她和我们有来往,中国美术馆曾举办过她的画展。

华侨商人大多是开饭馆的。我们去时,巴黎共有300多家,我们离开时发展到500多家。法国朋友告诉我,中国饭馆的东西又便宜又好吃,他们常在中国饭馆吃工作餐,周末又喜欢带全家人去聚餐,所以许多法国人都会用筷子。这些饭馆老板最乐于到使馆来参加招待会,每次都要拿几个小点心回去做样品。

总之,法国的华侨社会,有各种各样的人。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,从香港或其他国家又去了不少中国人,到我们离任时,大概已有四五千人了。


- END -

文字 | 《大使夫人回忆录》

作者 | 朱霖    转自 | 外交官说事儿

图片 | 网络    编辑 | 走近外交 咖啡



Contributions Wanted


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

咨询电话:

13901290192

投稿邮箱:

info@wujianminfoundation.org





推荐阅读 /


我在贝鲁特的日日夜夜(上)

我在贝鲁特的日日夜夜(下)

向纪念碑或陵墓献花讲究多


关注我们 /



“走近外交”订阅号

带您揭开大国外交神秘面纱



“吴建民基金会”服务号

扶贫济困 助学育人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
法国的华侨
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